作為一名90初期的老阿姨,深切感覺到了和這個時代的脫軌,如果不是深處廣告行業的工作需要,可能不會去深入了解嘻哈文化吧,嘻哈在我們的固有思維里不就是地下的小眾文化,扎著臟辮、抽著煙、紋著身的年輕群體嗎......而《中國有嘻哈》卻讓我們看到了這群人的另一面。除了浮夸的外表,他們懟天懟地無所畏懼的自信,簡單粗暴的歌詞,深深的俘獲了我們的心,要知道,我們去年可是瘋狂癡迷民謠的......今年卻搖身一變,瘋狂的在為嘻哈打call!
不可否認的是《中國有嘻哈》的整體欄目風格都和韓國綜藝《show me the money》如出一轍,這在綜藝欄目中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,小編不予置評。拋開這個層面,這檔中國首個為嘻哈文化而生的節目,在如今的傳播環境下,正在以迅雷不及鈴兒響叮當之勢刮遍整個中國,各品牌借勢的速度更是比任何時候都要快,要猛。廣告人的敏感度真的不是蓋的,從麥當勞、支付寶、小米手機、奔馳、耐克、餓了么、美團,到唯品會、搜狗翻譯、哈爾濱啤酒、肯德基……從線上活動策劃到線下活動策劃,幾乎覆蓋了快消品,汽車,地產等各行各業和各種渠道。
“這個夏天,50%的文案在寫嘻哈,還有50%在練習寫”,這句話雖可能只是一句玩笑,但卻真真切反映著行業的故事。比如,身為廣告代理公司的我們此時此刻也正在謀劃著一場嘻哈大戰(保密臉)。從夏天到冬天,各種各樣的嘻哈創意源源不斷的涌出,絲毫沒有減弱之勢。而這也印證著一個事實:消費者正在變得越來越細分且定制。
成功的品牌策劃,一定要牢牢抓住趨勢,抓住用戶的內心的情感需求,很多時候,他們會更忠于自己的喜好,而不再忠于品牌本身。